• 央企双创平台

  • 登录 | 注册 申请须知
  •   新闻动态
  •   项目精选
  •   资源共享
  •   企业服务
公告栏
更多...
  • 中国石化高桥石化DCP大颗粒结晶工艺改进获突破
  • 我国装药量最大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一季度电力市场交易信息
  • 中国建筑一项科技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专题
更多...
  • 中央企业专利情况专题
  • 中央企业第二任期考核优秀企业专题报道
  • 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专题
  • 盘点2009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专题
重大创新成果
更多...
全国最大光伏村并网发电
下载专区
更多...
  • 【创新企业名单】
    首批二批
  • 【创新型试点企业】
    首批 二批 三批 四批 五批
  • 【中央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名单】
  • 首页 > 新闻动态 > 科技要闻
    科技要闻
      • 航天科技集团成功研制大直径锂电一体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2016年06月27日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源动力公司研制生产的新一代锂电一体整机设备顺利交付客户,填补了国内高性能锂电一体机领域的空白。该设备直径达2.7米,集成了原有生箔机及表面处理机的优势特点,并在结构、性能上进行了优化改进。新一代锂电一体机可提升生产效率70%,锂电箔成品合格率提升10%,为客户降低生产成本30%~40%。锂电一体机生产的优质超薄锂电箔,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电子行业。
      • 中国首次深海扬矿泵管系统海上试验圆满成功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2016年06月27日
        近日,中国南海传来喜讯:由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长沙矿冶研究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深海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采掘与输运关键技术及装备”,于2016年6月16日到20日在中国南海某海域成功进行了“深海扬矿泵管输送系统”海上试验,顺利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海试验收专家组验收。这是我国首次开展深海采矿单体工程技术的海试,标志着我国深海矿物输送技术从此跻身世界一流。据了解,目前全球只有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成功进行过此类实验。本次海试由长沙矿冶研究院负责,参与单位包括中船重工第七〇一研究所、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海试船舶“长和海洋”号由泰和海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海试系统包括扬矿泵管布放回收子系统和矿物泵管输送子系统,全部由上述单位自行研发设计,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本次海试突破了风浪流条件下的安全布放技术,保证了水下设备的安全,实现了海洋复杂海况下管道与泵的安全高效布放回收;突破了悬挂条件下的多级离心泵输送技术,保证了粗颗粒的畅通与管道受力的稳定性,实现了粗颗粒、高浓度的模拟多金属结核的长距离大流量下的稳定输送。本次海试管道布放水深304米,管道总长638米,输送矿浆体积流量500m3/h,结核输送量50t/h,完成了国家863课题任务书规定的指标,一举突破了我国深海采矿系统研究多年来尚未解决的关键技术。中国是资源消耗大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资源作为保障,铁、锰、铜、铅、锌、镍、钴等资源对外的依赖程度逐年攀升,有的已经高达90%,资源安全将是中国迈向强国的制约。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认为有商业开发前景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和多金属硫化物等,是未来人类开发利用有价金属(铜、锰、镍、钴、稀有金属等)的重要原来来源。在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海洋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接替资源,从长远来看,开发深海矿产资源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最前沿,也标志着一个国家开发海洋资源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深海底的巨大水压力、海水中电磁波传播的严重衰减、深海的风浪流复杂流场等,使深海矿产资源开发面临极为严峻恶劣的超常极端环境。目前全球海洋矿产资源尚未实现商业开采,无成熟开发模式可以借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016年2月2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简称《深海法》),并宣布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我国踏上了进一步规范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活动的新征程。到目前为止,目前中国已经拥有四块国际海底矿区,国际社会对中国深海矿产资源的开发寄予厚望,相关技术开发和储备是刻不容缓的义务和责任。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安全的保障者,也是国家海洋战略的积极践行者,是中国首个国际海底矿区的企业承包者。本次海试成功标志着中国深海采矿技术由湖试转入海试,是一次里程碑事件。中国五矿长沙矿冶研究院的海洋采矿技术由实验室转向海洋的工程实践吹响了深海采矿的号角,缩小了中国与美国在深海多金属结核采矿技术方面的差距,随着水面技术、扬矿技术、采集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的逐一解决,中国将有能力在深海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为谋求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的安全作出巨大的贡献。
      • 中国西电首次中标海外800千伏开关设备项目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2016年06月27日
        近日,中国西电喜获印度国家电网公司8个断路器间隔800kVGIS和12个断路器间隔420kVGIS项目订单,该订单奠定了西电高电压等级开关设备进入海外市场的基础。中国西电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的开拓和发展,此次中标印度市场800kV项目,是中国西电在海外市场的第一个800kVGIS项目,对中国西电海外市场的长远发展和开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我国首座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机投入使用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27日
        近日,由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主导研制的国内首座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机,正式亮相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开启了国内首次铁路节段梁“双孔连做”拼装施工序幕。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是国内首座真正意义上的公铁跨海大桥,也是目前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公铁跨海桥梁,具有技术含量高、条件恶劣、施工要求高等显著特点。由大桥工程局承建的大桥平潭岛侧,公铁合建5.3km。其中大桥B0—B58段,全长3712m,共58跨。公铁主跨均采用92m+2×168m+9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其余54跨铁路采用64m、40m简支箱梁节段拼装;公路按两幅设置位于铁路上层,为左右幅各5联的连续箱梁,整体呈倒“品”字结构。受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影响,针对大规模的海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公铁合建干扰、空间交叉、工作面多等特殊性,为解决原设计单孔造桥机作业时间长、成桥速度慢、海上高空作业风险大等问题,该集团公司在目前国内外节段箱梁拼装普遍采用的单孔造桥机基础上,借助集团博士后工作站,通过与高校、院所合作,搭建科技研发平台,主导研制出了国内首座“SPZ2700×2/64型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机”,用于公铁大桥大规模的铁路简支箱梁拼装施工。该集团副总经理、项目负责人纪尊众表示,常规的项目通过经验的复制、工艺的复制即可解决;而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不仅要吃技术饭,而且要靠特殊工装、设备的创新。双孔连做造桥机,与普通的单孔造桥机相比,可满足64m跨、40m跨及其任意组合的双线整孔箱梁的节段拼装要求,结构经济合理,重心低、稳定性高,一次过孔就位后可同时完成两孔铁路梁拼装,对加快建桥速度,降低桥梁建设成本和海上高空施工风险,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整体方案安排,双孔连做造桥机分两个阶段完成了组装。第一阶段组装完成后,开始第一孔铁路节段梁拼装,然后过孔,完成第二阶段组装。目前,双孔连做造桥机正在进行平潭海峡公铁大桥B1—B3号墩之间第二、第三孔节段梁拼架施工,正式实现了国内铁路节段梁“双孔连做”施工技术。截止6月13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B0-B58段,海上栈桥、平台、码头、梁场均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完成桩基850根、占设计的98%,完成承台45个、占设计的80%,铁路墩身32个、占设计的57%。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专利5项,正在受理专利10项;获省部级优秀工法3项;国家优秀QC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
      • 重庆在建高速公路最长隧道全线贯通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27日
        6月21日,随着一声炮响,穿越瓦斯、石膏岩、采空区、煤层、岩溶等多种不良地质段的“五毒”隧道——全长11.04公里的礼让隧道全线安全贯通,标志着由中国电建投资、水电十四局承建的重庆梁平至忠县高速公路第二标段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梁忠高速公路第二标段14.98公里,合同金额8.4亿元,合同工期36个月,是重庆市高速公路网络规划中连接三条国家高速的重点工程。双向4车道的礼让隧道,为目前重庆市在建高速公路最长隧道,它直接穿越煤矿支洞及石膏矿,潜在瓦斯明显,突水突泥,安全隐患突出,为梁忠高速全线的施工难点。2013年7月1日工程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全面推行“隧道安全监测信息化管理”:引进视频、门禁、有害气体“三合一”监控系统,确保施工安全;引进湿式超前探孔、EH4大地电导率法、AGI高密度电法、瞬变电磁法等超前探测技术加强地质预报,预防不良地质危害。同时,加大科研投入,与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展了“软基综合处理施工技术”、“特长大隧道穿越多种不良地质综合控制”等技术攻关。经过三年多的顽强拼搏,一举攻克9大施工技术难关,安全穿越17处采空区、2处富水浅埋段、5处老窑积水段、15处岩溶发育区、7道煤层、以及813米的角砾岩段,实现了隧道开工至贯通的安全“零事故”。项目部先后荣获重庆高速公路集团“优秀项目经理部”,重庆渝广梁忠高速公路公司“科技示范奖”和“标准化建设”亮点工程,重庆总工会“2015年五一劳动奖”、“先进班组”,云南省“2015年青年安全示范岗”等荣誉。
      • 中国能建承建的孟加拉库尔纳工程并网发电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22日
        日前,中国能建东电三公司承建的孟加拉库尔纳150兆瓦扩至225兆瓦联合循环工程机组并网发电一次成功。该工程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员工立足大局,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重重困难,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工程安全、质量、进度得到有效保证。10日19时50分,汽轮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3000转/分,定速稳定后轴振参数良好,汽轮机瓦温、轴振、膨胀等各项指标均达优良标准。在汽轮机定速后,施工人员又连续完成了汽机侧的打闸、油泵切换、电超速、机械超速、拉法试用、蒸汽严密性等试验和电气侧发电机短路、空载、励磁调节器等试验,为机组并网发电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节支创效超4亿元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6年06月22日
        截至6月17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富源区块开钻的9口井,已连续5个月实现零事故目标,周期比设计进度缩短30天以上,单井直接节约成本165万元。至此,塔里木油田前5个月通过积极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工作,累计实现节支创效4.35亿元。塔里木油田落实集团公司开源节流降本增效36条措施和勘探与生产分公司18条措施,“效”字当前、“干”字当先,制定24项具体措施,重点瞄准全年节支创效15亿元目标,积极培植创效点,深入推进提质增效。全要素经济评价成为塔里木油田效益的指挥棒。今年年初以来,这个油田依据效益评价梳理出2000多口井的生产量,划分5个经济效益级别,使每口井都有一本经济效益的“明细账”。其中,内部收益率大于8%的百口低产井得以治理,哈15-9井通过自建掺稀流程,停止使用泵车,仅此一项节约费用235万元。能源消耗是油田生产成本的“大头”。塔里木油田抓住地方政府实施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的机遇,按照“减量减成本”原则优化方案设计,调整并实行差别化政策,单位油气基本运行费压缩3%至7%。塔里木油田积极推进技术改造优化和材料国产化,通过优化井身结构等项目的实施,有效降低成本。满加4井通过反复分析邻井资料,多次论证,最终优化确定为四开三完的井身结构,较相邻的顺南区块使用的五开井身结构预计缩短周期23天,节约费用730万元。今年年初以来,塔里木油田还进一步创新招标模式,在重点探井通过捆绑式招标+专业招标,实现队伍优选,单井平均节约钻井投资20%。
      • 中国电子亮相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22日
        6月14日,为期4天的第21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在北京国展中心盛装开展,中国电子旗下熊猫机器人精彩亮相,引人瞩目。这是亚洲连接技术、切割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最重要的展会,也是全世界最负盛名的专业展会之一,有来自海内外近千家行业翘楚云集于此。中国电子总经理刘烈宏、副总经理杨军莅临现场,为熊猫机器人点赞,并鼓励大家:要进一步在智能制造应用上下功夫,加快产品技术升级的步伐,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技术领先;要抓住地方工业制造转型升级的良好发展机遇,加强市场拓展、应用导向,打造示范样板工程,形成规模效应,努力把“熊猫”打造成中国最大最优秀的机器人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在蓝色的CEC-PANDA标志下,熊猫机器人展台恢弘大气。作为第4次参加此类盛会的老朋友,中国电子旗下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携最新研发的熊猫搬运机器人和6套熊猫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参展,包括1.4米、1.8米、165KG承重机器人组成的焊接、切割、搬运工作站、双机配变位机联动工作站以及无线离线编程工作站。展会现场,5个6轴多关节机器人STATION及1个手工焊接区人头攒动。只见熊猫PRO机器人动作熟练地转动关节,精准、敏捷而高效地现场展示焊接技术,精彩表现吸引游走的国内外客商驻足观看,争睹熊猫智能制造风采。很多用户单位对机器人丰富的产品组合和卓越技能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详细了解性能指标、功能特点,表达了加强合作的强烈愿望。此外,南京熊猫电子装备有限公司与河北高碑店市政府、河北隆鑫宇宸机电公司在展览期间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熊猫智能制造在高碑店市智能制造产业园取得重大市场化应用成果。中国电子规划科技部,中电熊猫、中国信安等有关负责同志陪同参加了活动。
      • 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设计的印尼煤电站完成168试运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06月22日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南院设计的印度尼西亚芝拉扎2期扩建1台66万千瓦燃煤电站项目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正式获得商业运行证书。西南院作为该项目的设计方,负责电厂总体规划设计和相应范围内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及编制主辅机规范书。西南院设计团队于2013年1月先行开展概念设计,2013年12月23日完成第一次业主及其咨询工程师的施工图审查并受到业主好评。此外,西南院还参与评标和技术谈判,提供现场技术服务,为推进电站建设做出积极贡献。该项目位于印尼爪哇岛中爪哇省芝拉扎市,南濒印度洋,由印尼S2P公司开发建设,项目总包方为中国成达工程公司,中国能建浙江火电参与施工。
      • 中国石油钻井院研发钻井液成功替代国外产品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2016年06月22日
        近日,由钻井院自主研发的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在塔里木盆地昆仑山前苏2井成功应用,标志着国产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成功替代国外技术。苏2井所在地层预知性与实际差异很大,前期钻探至井深4575米用了近两年时间。为了确保苏2井钻探顺利实施,钻井院实时为现场施工进行技术支持,并采用项目制进行组织管理。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苏2井于今年5月钻至6000多米顺利完钻,并发现较好的油气显示。实钻表明,钻井院自主研发的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性能稳定,抗盐膏污染能力强,高温高压滤失量低,泥饼质量好,钻井液流变性能变化小,破乳电压均在1000伏以上,性能稳定,有效解决了苏2井井壁失稳和目的层掉块、坍塌、缩径等难题,未出现因钻井液原因引起的卡钻或其他事故,高效保障了苏2井复杂盐膏层及深层钻井、取芯、电测、下套管和固井完井作业的安全实施。单位成本预计比库车山前在用的国外油基钻井液体系降低20%至30%,在塔里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自主研发的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首次在塔里木盆地山前地区成功应用,性能完全满足超深井钻井现场施工的要求,为塔里木山前地区实现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国产化奠定了基础。
  • 版权所有 :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承办单位 : 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信息中心
  • 支撑单位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 单位地址 :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100053)
  • 备案编号 : 京ICP备16031181号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